中国虚拟军事网(VME)- 专注于武装突袭系列虚拟军事游戏

 找回密码
 加入VME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50|回复: 6

[转帖] 找到篇老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5 16: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evhytpl 于 2013-1-5 16:31 编辑


原作者:Suyi控
拉伯风格的白色建筑、街边的枣椰树、弥漫着黄沙的黄色土地,与平日的巴士拉一丝不差。唯一不同的是,在正在穿越街巷的一只英军车队来说,这座城市显得太安静了。

在刹那间,一枚几十公斤重的IED在头车左侧几米处爆炸,浓烟蹿上了几十米高的天空。“我们被袭击了!”排部车上的中尉在无线电里吼道,“战斗队形!快速通过!”此时街道两旁迅速出现几十名武装人员,用自动步枪向车队开火。所幸头车的装甲板和钢化玻璃挡住了猛烈的冲击波和雨点似的弹片,保住了发动机和人员,自充气轮胎也无大碍,仍能带队前进,整个车队随即便变为交错纵队全速通过遭伏区域,前后只用不到半分钟,让徒步的武装人员望尘兴叹。
“有伤亡吗?”中尉又吼了一嗓子,在屋子里荡出些许回音。
“没有!”
“按照时间表推算UAV应该已经到头顶上了,任务完成,干得不错。别关电脑,下一个排要用。”
士兵们于是纷纷放下了手中的迷你方向盘和鼠标,三三两两地站起来,走出机房。还在紧张工作的是这房间最角落的几名军官:他们正在翻看刚才的录像,看得出这几位裁判很满意。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现实战场,而是电脑软件,换言之,电脑游戏。可我接下来要讲的“游戏”并不是“游戏”,至少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给小孩子娱乐”,动不动还有人搞电击治疗以防上瘾的游戏,而是一种“严肃游戏”,一种专业性的交互虚拟软件——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游戏厂商,都对它不屑一顾。
注:我们在这里讨论以陆战为核心的拟真游戏/软件,不讨论各类飞行模拟游戏/软件。
1、为什么要虚拟软件?有人看到如此序言,头脑里总是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在黑暗破旧的网吧里,十几个大兵往鼠标键盘前一坐,点上几瓶止咳糖浆,便开始挥动鼠标敲击键盘,直杀得天昏地暗人困马乏,才揉揉眼眶晃悠着出门。这实际上是一种对“游戏”的思维定势,也是我们首先需要破除的顽固认识。军事虚拟绝不是网吧里的战争,而是对日常军事训练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补充。
又有人说,有军事演习不就够了吗?军事演习相比程序虚拟效果不是好得多吗?可是我们要知道,军事演习是有环境和经费的局限性的。想象一下,为了提高实战能力,某部特种兵五人准备进行一次CQB演练,假想敌也为五人。方法自然很简单,和排指导员说明一下,找一栋训练场上的房子,拉几个战友当陪练,一下午搞定。但请大家继续想象,某军准备进行一次全军的演练,内容是战役级的快速穿插渗透。事实上,这样的演练机会少不说组织难度也很大。要想给红蓝两方各一个师(其实蓝军应当是数个师的建制)展开的空间,还得保留纵深让穿插部队展得开手脚,又不能走丢了人,就好歹要清开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我国,如此要求就只好找华北西部和西北地区。倘若要虚拟江南水网、原始森林复杂条件下的作战,便是不可能的了。
再继续想象,一支混成部队即将前往国外执行任务,出国前要重点培训在城市复杂条件下反制IED、应对敌对武装分子埋伏,以及与前线炮兵、排爆机器人、无人机、直升机、攻击机协同的训练。这下麻烦了,城市可不是无人区,不是哪天突然戒严清场就能清出来作为演习场所的。而要建造一个“演习城市”,则要花掉海量的资金,还要搭上大量的时间。如今美国国内的最大的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也不过只能搭建几十个小镇规模的舞台式的景观,和其所处的伊拉克地区的主要城市大小相去甚远,进行大城市复杂条件下的反狙击演练便是“不可能的任务”。与此同时,演习的花销也大大增加。以上的例子证明,军事演习的花销是随人数发生二次增长的,人一旦多起来,经费就会爆炸般的增加:演习部队来了又走,弹坑谁来收拾?被“拔”掉的火力点建筑谁来重建?油钱谁付?况且为了不破坏“花花草草”,演习部队在虚拟布景中的战术也被卡得死死的,所能演练的战术也都仅限于班组级别,根本不能实现较大建制的联合演练。况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气候可以支持如此一个“伊拉克”的建设,如果需要虚拟的是国内环境不能支持的自然社会条件(比如热带雨林条件),实兵演练就该抓瞎了。这问题只能由战场上的鲜血来弥补。
此时虚拟软件的巨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如今的虚拟软件可以在虚拟架构上借助网络实现大规模交互性的实兵实弹(程序里的实弹)演练,而不必担心硬件条件问题。现实生活中一切存在的环境都能作为等高线、模型和贴图被输入虚拟软件。一栋房子,在虚拟软件中不过是一个坐标、一个三维模型加几MB的高清贴图。交给专业人员的话几天之内就能做出一个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极其贴近现实状态的地图和一整套在地图上可能出现的单位。而且虚拟软件对经费的需求并不高,不需要专业的虚拟器,只需要一台硬件跟得上的个人计算机。对一支军队来说,只要计算机硬件、局域网、服务器跟得上,便可以很轻松的虚拟一场兵团级别的作战。想象一下,借助软件系统的十万人的军事演习,只需要十万台终端电脑,几十台中介服务器就能完成,参演人员可以在任何省市的军营(网吧也是可以的)里参加演习,不需要麻烦的人员调配、装备运输、演习场地布置等一系列先期准备工作,不需要费力的演习场地打扫清理等善后工作,不需要采用空包弹和蓝烟“意思意思”,可以进行实际的交火,这是多么大的一次进步。同时,软件虚拟的花销是随人数发生一次增长的,别看人少的时候没有太大的经济优势,参演人数越多,软件虚拟手段对军事演习的优势便越凸显。
与此同时,软件虚拟还具备军事演习不具备的交互能力。在军事演习中,“教官”或“裁判”不是站在特定的小队身后,便是在演习指挥部看着大屏幕。这样的弊端有两个。其一,裁判不是“一叶障目”便是“只识泰山”,无法在监督小建制部队演练时根据战术或战略现状评判部队的动作是否正确,也无法在纵观全局的过程中看到较小建制部队的动作及其正确性,等于根本无法做出综合而细致的有效判定。第二,“教官”和“裁判”乃至演习指挥部都很难临时改变演习脚本,导致军事演习变成一种“框框式”的“排戏”,毫无交互性、随机性、针对性可言,只会降低演习的效果。但在利用虚拟软件进行的演练中,从战术层面到战役层面的视角延伸,只需借助描画着红绿圈的动态地图和可以自由收放的焦距,一切战术级的条件都是可改变的,不需要指挥部预定排演,而可以由教官再不打断虚拟的情况下添加,这才真正考验了部队的协同能力和反应能力。
由此看来,虚拟软件在针对军事演习具有经济性优势的同时,也具有操作性、实用性的优势。因此,各国军方对各类军事虚拟软件的青睐也就可以解释了。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军方都先后采用了不同的软件(当然本身是电脑游戏)作为本国的官方或“民间”的训练软件使用。这些软件五花八门,种类和特点各不相同。但是军事训练对软件的要求是极其特殊的,所以,下一个问题便产生了。在此说明一下,军事虚拟软件有多种,其设计目的也不同,我在这篇文章里将只讨论以步兵为主体,重点提升建制间调控协同能力的虚拟软件,而不讨论作为实际演练补充的虚拟座舱型模拟器及模拟软件。
2、什么样的程序适合作为虚拟软件?目前,北约组织的大部分国家都统一采用《虚拟战场空间》(VBS)1、2进行演练,部分东欧国家采用VBS1、2的民用版《闪点行动1》、《武装突袭1》(Armed Assault, ArmA)&《武装突袭专业版》(Armed Assault Professional)进行演练,我国则用“万国造”,除《闪点行动1》、《武装突袭》(《机械化步兵班排协同演练系统》)外,还采用《战地2》、《使命召唤》等游戏,有时采用极其简陋的《CS》进行演练,其他国家也各自使用自己选定的软件训练,加起来恐怕不下10种,仿佛是“百花齐放”。但如此种类繁多的虚拟软件,究竟谁最适合军事虚拟,谁不适合,谁是良,谁是莠呢?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事实上,长期以来在庞大的计算机游戏家族中可以改造成虚拟软件的射击游戏存在四种类型:休闲型、竞技型、主观拟真型和客观拟真型。休闲型不必多说,打仗的都是帅哥美女正太萝莉,用的都是激光枪斩舰刀,和谐有爱,老少皆宜,对军事虚拟能否有帮助一目了然;竞技型如《战地2》、《CS》,口号是平衡性压倒一切,能打出精彩的比赛,但对专业化的军事虚拟不太有用。所以关于虚拟软件的选择,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主观拟真型和客观拟真型。
主观拟真型以游戏《使命召唤》、《荣誉勋章》、《闪点行动2》为代表,强调模型材质、渲染水平和物理引擎对人视觉的压迫和对思维的冲击,一丝一发细致入微,表现力极强;客观拟真型以游戏《三角洲》、《闪点行动1》、《武装突袭1、2》为代表,强调开放性和交互性,往往包含功能强大的任务编辑器和完整的SDK。在游戏界,大约10年前射击游戏刚刚起步时,这两种游戏同时诞生,平分秋色,而到了如今,前者正伴随着《使命召唤》、《荣誉勋章》大红大紫,后者则濒临灭绝,闹得如今fps界有句话“打仗不能学兰博,做游戏不能学《武装突袭》”。一盛一衰的原因,实际上也很简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大名鼎鼎的《使命召唤4》中有一段模仿电影《黑鹰坠落》的任务:十余架美军UH-60直升机穿越密集的RPG火力网,飞过中东某海岸城市的街道,将一批陆战队员快速索降到目标建筑物周围。在直升机的掩护下,陆战队员迅速肃清了目标建筑物的周边地区。一个手持卡宾枪的美军士兵以跪姿藏身车后,不时用单手撑地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观察四周……带头中尉一声令下,美军同时从各门突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残敌,整个破门过程完满的符合CQB的要求,干净利落,从始至终极其刺激。放在《武装突袭》中,这些场景仿佛也能实现,但效果却差得多:同样是躲在车后面的士兵,跪姿非常蹩脚,只会经常左右张望,换个目标瞄准,动作生硬,更没有什么探头张望……带头中尉一声令下,各路陆战队员晃晃悠悠推门进入……尽管也有基本战术动作,姿势却差得多,如同木偶人一般僵硬。这并不是个案,而是这两类软件的典型区别。
仿佛我的文章已经跑题了:这是一篇关于虚拟软件的文章,是关于虚拟软件选择的问题,但我们却一直在讨论射击游戏的所谓“真实”,这算什么?事实上,这正是很多国家军事虚拟软件缺乏专业性和有效性的原因。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军事虚拟软件的预定效果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把选择虚拟软件的权力交给了作战部队。军官们自然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偏见挑选软件,在上文所陈述的主观拟真型和客观拟真型的简单对比中,孰优孰劣仿佛便有了定数。于是我们经常能在《军事报道》上看到我军官兵们坐成一排打着《CS》、《战地2》或是《使命召唤》。然而,大家都没能看到背后的一点:
在上文所说的这个游戏任务中,直升机的飞行轨迹和速度都是被任务脚本严格定义的,在哪里在什么高度下以什么速度向什么方向飞行,什么时候抛绳子什么时候索降都是定好了的,根本不存在“协同”的空间;步兵动作丰富真实,善于寻找隐蔽地点,CQB完美无缺,这是因为他们的每一个位置、动作甚至朝向也都是由任务脚本定义,是在地图上标定好了的,而单位本身只拥有极其有限的判断回路,只能判断朝谁开枪,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随机性和开放性。画面华丽,运行流畅,是因为游戏中最大的地图不过2平方公里,同时出现的单位最多只有50人,地图外500米的景色便全都是贴图,天空(包括太阳)只是一张图片。而且子弹没有“弹道”,对火爆性和动作性的追求完全淹没了对真实战争的表现。倘若选择此类游戏进行拟真,那恐怕很快就会产生自己到底是在“看大片”、“玩电脑”还是进行正经的虚拟训练的疑问。与此同时,大部分客观拟真游戏(以《武装突袭》为例)不存在这样的任务脚本,而是使用通用的战术脚本。这一套战术脚本包含了很多作战手册中的指示和特战队员的心得,虽然难看但极其通用有效。《武装突袭》还支持第三方插件和脚本,支持上千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图,5120个单位同时出场,采用开放地图和动态时间,拥有高度程式化的任务编辑功能,支持交互性任务的设计;子弹拥有受到重力、风力(需要插件)和随机偏差影响的弹道,还拥有一套复杂而完备的指挥系统。这同样不是个案,而是这两类软件的主体区别。到这里,我们已经得到了明确的结论,客观拟真型是最适合军事虚拟软件的。
但是,上文同样提到,客观拟真型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类型,进入新世纪以来唯一的客观拟真类射击游戏便是《闪点行动》和其续作《武装突袭》1、2代,而作为新军事变革引领者的美国军队也只好采用了它们的军用版《VBS1》和《VBS2》(《武装突袭2&箭头行动》的军用版本还没有研发出来)。不是它们在几大性能上有多么出类拔萃,只是军方无更好的程序可用。但是军队对专业虚拟软件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那便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3、为何没人愿意做拟真软件?为了解释这个,我们又得破除一个顽固的认识:军队的钱好赚。仿佛军队作为国家机构中的重要部分,花的又是纳税人的钱,消费就应该如“一条红线”般不加节制。如今F-35一架接近2.0亿美元,美国空军还是50架50架地买,把几十亿美元塞进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腰包;日本更不靠谱,一辆90式坦克赶得上一架俄国战斗机的价钱,当时的自卫队连眼皮都没眨就列装了300辆。可程序这种东西不一样,说到底不是一个实体,况且花钱大头在电脑上——电脑,尤其是显卡和CPU,一年落伍三年落后,而软件的技术总是紧跟电脑,不经常翻新不行,比如06年的《武装突袭》,用03年的显卡和CPU就绝对带不动,09年的《武装突袭2》,用06年的显卡也肯定带不动——军方对软件采购这个“零头”精打细算,能省就省,对此出价肯定不比飞机大炮。制作方几经公关,最后也就是卖出几十万份拷贝的使用权。对被我军采用的拟真软件的制作商来说,情况就更加悲惨了:凡是本身(第三方插件什么的自然不算)包含现代战争下的中国军队的游戏,都多多少少带些“中国威胁论”的影子作为吸引顾客的噱头,因此都自然而然的被有关部门划为“反华游戏”,如此的反华游戏自然不会引进,如此的反华游戏自然会被部队采用,而相应的软件制作公司连个本地代理商都没有,自然没有一分钱的进账(比如《战地2》)。在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2008年6月,美国海军陆战队购买了《VBS2》的无限制拷贝权,而开价据说只有600万美元,按VBS2在陆战队服役过程中预估的使用量(20万份)计算来平均一份30美元,相当于北美地区一般游戏的价格,与此同时制作方还得包揽让《VBS2》兼容美军采用的所有虚拟座舱的相应插件的开发,提供免费的程序更新。在此前不久的2007年10月,《使命召唤4》在全球发售,在第二年6月前便卖出1700万份,刨掉光盘的成本一份大概是25美元,再刨去三千万美元投资,剩下的就都是净赚……游戏商们自然不傻,哪边钱多就赚哪边,才不关心谁是“吃皇粮的”。就目前来说,唯一的步兵级别的军事虚拟软件《VBS》1、2的用户名单足够排出一页A4纸,可事实上,如此强势的软件在军民两个市场(民用版在网络上自由销售)加起来给制作方的创收比其前母公司制作的主观拟真型游戏《闪点行动2》多不了多少(后者以一份35美元的价格售出750万套,还只是2009年游戏软件销售排行榜的第三),而技术水平更为先进的其他厂商呢,都只是围着看笑话,几乎无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与此同时,各国军队也尝试过自己研发一些为步兵服务的虚拟软件,可在这方面长久不进步的军用虚拟软件的确被两年一换代的民用电脑游戏远远地落在了身后,搞了若干年连一个知名的成果也没有,最后只得部分地放弃了这方面的计划,求助于民间的制作公司。但软件制作商们又不愿接这个没有油水的活儿,结果就是两边为难,士兵受苦。只接触过《美国陆军》(注:《美国陆军》是美国军方出资制作的一款主观拟真型游戏,用于征兵宣传)的大兵们只能在梦中才能持续的进行“演习”。好在我们的主角还在场上:
4、虚拟软件世界的主角是谁?正如上文所说,在庞大的软件界愿意制作军事虚拟软件的公司,便只有“死不开窍”的捷克波西米亚动态工作室(BIS)和其分支澳大利亚波西米亚动态工作室(BIA),成果便是说了多次的《VBS》。于2002年秋季完成的《VBS1》由曾经被赋予高度评价的全球畅销游戏《闪点行动1》(《闪1》在美国和很多欧洲国家迅速成为销售量第一的游戏,并且获得了大量奖项,《使命召唤》系列的阵亡名言和瞄准模式都借鉴了《闪点行动》,谁说《闪点行动》是一款“异常专业”的游戏,“影响力肯定不如《使命召唤》” ?)改进而来,支持7-8万个单位在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图上进行海陆空全方位的作战演练,也就是说,支持5-6个机步师的建制和由5000名观察员组成的裁判团体同时在软件中虚拟一场战役级别的作战。《VBS1》诞生之后,迅速被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看中,并作为北约组织国家统一的军事虚拟软件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以色列、荷兰7国15支军队或机构应用(美国陆军脾气怪,总是要把《VBS》重新“打扮”一遍,换个带“埋伏”的名字,比如《达沃斯中伏!车队虚拟》和《中伏之后》再购买)。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国防军的大力支持下,由BIA主持研发的《VBS2》在2007年4月完成,由因制作潦草而为广大爱好者诟病的《武装突袭1》发展而来,但这个程序绝不同其父本般偷工减料。《VBS2》号称在服务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支持十万人级别在1万平方公里上的作战,即兵团级建制的部队进行战役级军事虚拟(如此等级的军事虚拟如果换成军事演习,会消耗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但恐怕还没有哪次北约陆军的军事演习需要动用过十万人),并成为同时支持现役各类轻型车辆、装甲单位、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虚拟器、支持TFT头盔和并联三屏的“大一统”的通用虚拟软件,在不到两年之内已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等大量北约军队或组织采用,还在亚洲地区吸引到了新加坡等新用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北约士兵手执迷你方向盘在电脑面前“驾驶”悍马、斯特莱克乃至M1坦克等各类车辆的图片。《VBS》系列包含为北约部队量身打造的插件、地图,拥有完备的任务编辑工具、功能多样的SDK和设计巧妙的教官模式,其中的北约部队插件的各类武器性能数值均为军方提供的真实参数,这使得该软件拥有了保密的必要,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对该软件的发行与传播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起初BIS没把《VBS》看的多重,曾经把《VBS1》和相应的北约军队插件当做活动奖品送给不限国籍的获奖者,还在北美地区进行过销售,可经过了反复的磋商之后,《VBS》摇身一变,成了北约组织部队专用的软件,事实上也不对没有购买拷贝权的北约成员国军队的士兵提供下载服务,并且明确地被列在“对华禁售软件”之中,已知的获取方式是以美国陆军或海军陆战队士兵身份在美国国防部网站上下载。当然了,漏网之鱼哪里都有,《VBS1》和《VBS2》都有个别拷贝流出。目前在互联网上能够下载到的《VBS》版本是美国陆军使用的《VBS1》(销售给北美民间人士的版本、“任务编辑大赛”的奖品)和英国陆军使用的《VBS2》。但是BIA在这里留了个“后手”——《VBS》拥有极其复杂,并且与内核捆绑的防拷系统,这导致直接流出的《VBS》均无法正常运行,经“专业人士”破解后虽然勉强能够打开但程序内核已经“半残”,不仅失去了教官模式,而且据说还会时不时地报错退出。
由于《VBS》系列被北约垄断,无法触及北约组织和亲美国家以外的庞大市场,BIS选择了“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发售《VBS2》,即将《VBS2》的北约组织插件、地图和SDK(这个凭什么……)整体移除,只保留程序内核,定名《武装突袭专业版》,作为民用软件对外销售软件拷贝和地区代理权。由于插件的制作非常简单,且军民软件的插件不少可以通用,所以这款软件可以很轻松的达到和《VBS2》同等的水平。于是不少非北约国家(如乌克兰、我国等)的军方都对《武装突袭专业版》表示了兴趣。但捷克毕竟是北约成员国,这款软件的出口也很大程度上的受到北约组织对外关系的影响。由已知的情况看,《武装突袭专业版》的代理权大约价值400万美元,价格仍旧不菲。
如果无法获得拥有《VBS》内核的拟真软件,那波西米亚工作室所发售的民用射击游戏《闪点行动1》、《武装突袭1、2》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些民用版本和军用版本的差距大概在10%左右。对《武装突袭》而言,尽管没有教官模式,不支持战略级的地图和兵团级的单位数量,但一个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图,5000个单位同时作战还是可以支持的。在任务内部,已知的唯一的引擎区别在于民用版不支持在车内使用步枪射击(如通过车辆的窗户、步兵战车或装甲运输车的射击孔等),而《VBS2》可以实现。结合目前新型步兵载具普遍取消了射击孔的现状,可以认为民用版在“游戏性”上的损失是微乎其微的。在外接性能上,尽管BIS官方宣称不支持第三方的模拟器,但《武装突袭》仍然支持TFT头盔和并联三屏,而且在不修正引擎的基础上可以轻松新建键位,那说明在神通广大的黑客们面前兼容模拟器也不是什么难事。作为民用版本的《闪点行动》、《武装突袭》系列任务编辑器和《VBS》系列相同,引擎水平也基本相同(地图最大面积和单位容纳量不同);仍然提供SDK的免费下载,《武装突袭2》及其资料片《箭头行动》SDK中的地图制作软件更是开始支持《Google Earth》、《微软虚拟地球》等商业软件提供的卫星地图作为任务地图模板,也就是说,利用一张卫星地图和相应的等高线,再制作草木、建筑模型,可以通过傻瓜操作轻易的制作出所需要的地图。曾经麻烦的测绘、建模工作现在只需一张高清晰度卫星地图和一些必要的海拔点。在藏南领土问题胶着的时候,国内部分爱好者制作了一个上百平方公里的藏南实地全比例地图,配合相应的中、印军队插件,所需时间不到两个星期,而且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制作插件。很多具有灵活头脑的部门和组织便打起了民用版本的主意,比如我国的《机械化步兵班排协同演练系统》,便是以民用的《武装突袭1》为基础,修改了UI和部分内核,再添加解放军插件和中文引擎而来,目前已进入部队使用(有封测版本流入网络,公评不佳)。应用《武装突袭2》内核的新软件(或模组)也在制作开发中。但非专业人士制作的插件美工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模型和贴图顿时让人觉得回到了DX8.1的时代,《武突1》解放军模组的单位制作非常差,别说与经过了精心制作高度优化的第三方插件相比,就连制作方偷工减料的原版都远比不上,人物脸谱更和鬼一样,看着都能吓死敌人(《武装突袭》的UV本身分的很好,贴出图来不好看只能怪插件制作方),武器、载具也很粗糙,这给虚拟的效果大大的打了折扣。在此之前系统极其稳定的《闪点行动196》由于不支持汉化而难以推广,由于独树一帜的汉化方式而屡遭业内人士赞扬的《天人闪点行动175》(这是一个打着某民营公司名字,实际与该公司无关的汉化版本,事实上《闪点行动》没有被我国引进)也受到了解放军的关注,但由于《闪点行动》不支持双字节文字,这个版本的汉化是利用BUG给程序引擎做了些“手脚”后(所以才被夸奖“思路独特”)才勉强导入了GB字库,所以无法添加第三方插件,无法升级引擎(升级会伴随着汉化失效,因为后期版本修正了这个BUG……),搞得只能用美、苏方进行演习(在军事频道经常见到如此场面),实际又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演练”的意义。不可否认的是,民用版本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数量逾万的各类第三方插件就是铁证。只要有专业的群体、专业的制作,是能够在民用版本的基础上搭建出合适的虚拟训练平台的,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用民用软件进行训练并不完全合适,因为正如上文所说,民用软件和军用软件之间总是有差距的,而这或许只有10%的差距就恰恰会将“游戏”和“模拟软件”划清界限。
5、虚拟软件的未来如何?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上文所重点描述的这种模拟软件在原理方面的进步应该不会很大了。因为此类程序的基本特性——巨大的地图、真实的时间、众多的单位、开放型的任务、直观而精确的编辑器、高度函数化的脚本——都是早已在《闪点行动1》时代设定好了的,况且时间已经证明这套路依然存在着顽强的生命力。在硬件方面,就目前来看,由于用于单兵的虚拟软件的目标是培养协同能力而非搞一个电子版的Wargame,同时飞行器、装甲单位的模拟能够通过模拟座舱很好的实现,所以体感技术、3D技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会被虚拟软件应用。现在,虚拟软件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于更好的表现客观环境,即补上主观拟真型游戏的优势科目。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DirectX版本、用户CPU、显卡性能、程序水平等),这些拟真软件仍然不能实现很多效果,如更好更多的加载草模型、在同一张地图呈现出四季的植被变化、河流、海流、水下运动等等,渲染效果仍然不太过关。不过软件进化的速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在《闪点行动1》中不能实现的草地在《武装突袭1》中便实现了,在《武装突袭2》中不能实现的战术手电、无人机操作等在《箭头行动》中也就可以实现了,从《闪点行动1》到《箭头行动》的画面更是突飞猛进,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具体的画质提高。笔者不禁想起几年前,当头一次接触飞行模拟游戏,即《F-18》(据说是简氏系列的,但也有否认的说法)时所感到其画面的强大的震撼感,看到米格-23长长的加力尾焰在我眼前跳动,顿时感到《F-18》真是真实到了极点。几年后接触《锁定·现代空战》时,心目中《简氏》的画质从神圣一下子跌到了没人要的老大爷的模样;到现在再接触《鹰击长空》(尽管这不是飞行模拟游戏)时,《锁定》也成了渣渲染;瞻仰了《微软模飞13》后,这种感觉又来了。现在回想起十年前(十年不过是从小学毕业到大学毕业的时间)认为“华丽的无人出其左右”的游戏,比如《RA99》,比如《帝国时代2》,比如《闪点行动1》,比如《简氏模拟飞行》系列,比如《侧卫》系列,比如《战隼》系列,比如《锁定》系列,比如《半条命1》和《CS》,比如《使命召唤2》,比如《彩虹六号》的前几部作品,谁能不惊叹于软件发展的迅速呢?况且拟真软件的发展正在快行线上,又有谁会怀疑这个呈指数增长的行业的生命力呢?但就目前来看,军事虚拟软件仍然是个垄断行业,而且这唯一一家制作公司仿佛也想要“金盆洗手”,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推出更新的《武装突袭》,而转做电影特效。面对这个无奈的现实,在期待《VBS3》和《武装突袭3》的时候,我们只能套用一句经典的名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发表于 2013-1-5 17: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Suyi控~~我在屎吧认识他的~~~是很喜欢写东西
发表于 2013-1-5 2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在闪点的贴吧看过suiyi控写得冷战危机的剧情复刻,写得很详细很有小说的感觉,感觉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13-1-6 13: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很好,目前地面最强的军事模拟游戏非“武装突袭”系列莫属,空战拟真当属“DCS WORLD"系列。当然我们这些个铁杆粉丝也是为了这两个系列不断升级电脑硬件,10年间,我台式机换了4台,摇杆换了3个,合计3万多元,时间也起码3000小时以上。我还发现随着年纪增长,就越喜欢拟真类的,不知到这种激情能否持续到老,会不会某天戛然而止?
发表于 2013-1-6 14: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非猫 发表于 2013-1-6 13:12
文章写的很好,目前地面最强的军事模拟游戏非“武装突袭”系列莫属,空战拟真当属“DCS WORLD"系列。当然我 ...

真是下血本呀,武装突袭系列都还好,只要硬件够硬就可以得到相当不错的体验,飞行模拟还得买杆,偏头镜才能得到完整的体验。感觉就硬件要求上就吓退一群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6: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非猫 发表于 2013-1-6 13:12
文章写的很好,目前地面最强的军事模拟游戏非“武装突袭”系列莫属,空战拟真当属“DCS WORLD"系列。当然我 ...

      我想你不会停止你的拟真脚步,试想有哪款单机游戏可以让你有如此持续的兴趣吗?以前打荣誉勋章,一个系列通关N次,但是也就这样了,没有持续的兴趣。武装突袭的编辑器,可以让你尽情发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你可以虚拟任何你感兴趣的场景或者战斗故事[成熟的有二战西线、冷战、阿富汗战争等],这么高的自由度也就是武装突袭了。并且像作者谈到的“客观拟真”,先不谈战术动作,只说游戏为我们创造的环境就充满了各种拟真的元素,配合插件就更加的接近真实效果。还有游戏的AI,我毫不掩饰对于AI的赞扬,我不认为游戏的AI蠢,当然为了更大的进步,希望波希米亚能好好修正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前一段时间研究AI炸飞机的脚本,尽管这不是深入内核的控制,并且有不随机因素的想定,但已经觉得已经相当困难,因为要考虑很多因素,所以对于AI的智慧系统的设计是体现着波西米亚研发人员的聪明才智的,他们很了不起!我一直希望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AI,让AI更像人,至少让AI按人的意志行事,脚本是一方面,波希米亚的基本控制程序是另一方面。
    对于AA任务编辑者应该追求任务更接近于实战,想定更接近于实战。不过这些绝对不能是口号,因为你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AAer,是要过程的。
    话又说回来,我的地盘我做主,在我的地盘,当然会有自留地,想种什么都可以。
发表于 2013-1-7 14: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现在只玩模拟类型的游戏了 ARMA LOFC IL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VME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中国虚拟军事网

GMT+8, 2024-3-28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